报告题目:层状正极材料性能影响机制及调控措施
报 告 人:胡江涛,深圳大学
时 间:2025年7月7日14:30-15:30
地 点:莫干山校区化工5号楼B301报告厅
报告摘要:
层状正极材料具备高比容量和高工作电压,被认为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绝佳正极材料。但是,层状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会导致电池出现系列问题,包括性能不可逆衰减、电池产气、安全隐患等,这严重限制了高容量层状正极材料的推广规模,包括锂电池和钠电池领域。报告人在上述背景下,对高镍层状正极材料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包括高镍NMC正极材料和层状钠电池正极材料,涉及电极材料本身、固液界面反应、电极结构等,并对不同研究尺度下影响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总结。相关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原位产气测试表征技术揭示了高容量层状正极材料表面单原子氧丢失是其性能衰减的重要原因,并通过“锁定”电极材料表面原子的新方法实现了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的协同提升;(2)采用高空间分辨率技术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对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力学行为展开分析,揭示出单晶正极中无序层状相边界缺陷是引发材料结构退化的核心驱动力;(3)通过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调控实现了对高负载电极极化的精准控制,提出了高载量锂电池性能提升的新路线,解决了高负载电极制备的工艺技术难题。
报告人简介:
胡江涛,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乐鱼leyu(中国)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广东省储能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科技厅“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2018-2021年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12月加入深圳大学,在化学与环境工程乐鱼leyu(中国)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开展新能源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工作。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le、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National Science Review、ACS Energy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累计合作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总引用6500余次,H因子41,已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2020和2021年连续两次荣获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杰出表现奖。 深圳大学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5项,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重大课题项目子课题、1项市级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