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恒讲堂第429讲(黎明,湖北大学)

作者: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5-06-05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芳烃奎宁基阴离子交换膜研究及产业化进展

报 告 人黎明,湖北大学

时  间:2025年6月10日14:00

地  点:莫干山校区化工5号楼B306报告厅

报告摘要

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水制氢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氢能制造价格昂贵问题的有前途的途径。然而,AEM碱性稳定性低一直是限制该制氢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2022年,我们发明了聚芳烃奎宁基AEM。区别于近年流行的聚芳烃哌啶基AEM,聚芳烃奎宁基AEM采用创新的N-甲基奎宁基阳离子。该阳离子的多环大位阻和给电子效应,使得AEM的碱性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可以耐受温度>80℃,浓度大于>30%的高温浓碱电解液。使用该AEM,不需要对产业链做大调整,即可将传统碱水电解槽升级为AEM电解槽。该成果已经获得了中国和美国的专利授权,并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研究和应用。立膜科技建成了年产一万平方米中试生产线。本报告将梳理近年来AEM领域的总体进展,导出聚芳烃奎宁基AEM的缘起,并介绍其构效关系/性能优化策略,应用范围,产业化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电解水制氢、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提供参考。

报告人简介:

黎明湖北大学教授、博导立膜科技总经理,聚芳烃奎宁基阴离子交换膜(AEM)创始人。本硕博分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致力于离子交换膜材料的开发及其在电解水制氢、液流电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Adv Mater, 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所发明的聚芳烃奎宁基AEM在高温浓碱环境下具有超高稳定性,已作为氢能领域典型案例写入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氢能化学》;经近年主流的哌啶基AEM创始人Jannasch教授验证,聚芳烃奎宁基AEM碱性稳定性“extremely hig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EMs based on corresponding poly (terphenyl piperidinium)s”。已建成年产万平方米聚芳烃奎宁基AEM生产线,覆盖绿氢制备、能源存储等多元化应用场景,赋能全球零碳转型。